您目前的位置: 本科教学工作评建网 » 他山之石 » 正文

钦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钦州学院坐落在广西钦州市。钦州市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中心位置,地处南海之滨,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中国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广西连接东南亚的重要枢纽。钦州得名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是汉唐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是我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的故乡,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钦州坭兴陶之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钦州学院的前身钦州地区师范学校建于1973年9月,1977年起招收大专生,为地方培养初中师资。199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建为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6月,钦州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钦州学院。学校实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与钦州市共建、以钦州市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广西沿海地区唯一的公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也是目前广西唯一具有培养和培训高级船员资质的本科院校。办学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近4万名各类合格专业人才,在广西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获广西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广西“绿色大学”、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卫生优秀学校、广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50亩;设有普通本科专业30个,覆盖工、管、文、理、法、农、经、教育等8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0737人,其中本科学生7822人。

学校在职教职工796人,其中专任教师552人,高级职称168人;硕士学位以上306人,外籍教师4人,外聘院士2人,兼职教师58人。建设有钦州市北部湾人文研究、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北部湾教师教育等人才小高地,与钦州市力顺机械有限公司共建农机产品开发人才小高地;建成“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2个广西高校重点研究机构;与钦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建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石油化工品检测实验室;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建设“北部湾海洋研究和教育中心”。

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建设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新高地和沿海地区发展新一极,建成“三基地,一中心”,即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发挥中国—东盟自贸区前沿地带和“桥头堡”作用。钦州市提出全面实施“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强科教、惠民生”发展方略,努力建成“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产业合作枢纽、市场交易枢纽、宜商宜居海湾新城”。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建成运营并被确定为国家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大型现代化修造船基地、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在钦州落户、建成投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为学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学校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乘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东风,学校遵循“博观内省,达道知行”的校训,弘扬“海涵春育,鹏举南天”的大学精神,扎扎实实抓好本科教学质量建设,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广西沿海地区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第二部分 本科办学成效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2006年升本以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理清办学基本思路,加强与广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融合,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为广西沿海地区产业(行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明确办学目标定位

学校牢牢把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次组织中层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深入广西沿海地区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本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在总结学校“十一五”建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钦州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定位。

1.发展目标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把学校建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需要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区域性教学型大学。

2.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普通本科院校。

3.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地方紧缺专科教育为辅,努力发展专业研究生教育。

4.办学形式定位: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为主,继续教育为辅。

5.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北部湾,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

6.办学特色定位: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

7.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适应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强化服务地方理念,注重培育办学特色

学校把地方需要作为专业设置的首要条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服务地方的理念。为办地方满意的高校和增强核心竞争力,学校努力培育“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

1.大力凸显“地方性”特色。学校坚持走服务地方的发展之路,不断加强与广西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学校积极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广西沿海地区产业、港口、交通、物流、旅游、文化大发展所需要的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专业,做精做强服务广西沿海地区基础教育的传统师范类专业,培养地方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服务地方社会的特色不断凸显。

2.积极打造“海洋性”特色。学校充分发挥临海的区域优势,稳步推进涉海类专业建设,积极开展海洋科研与文化活动,主动为广西沿海地区临海工业、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传承和发展海洋文化。轮机工程、港口物流、海洋科学、航海技术、港口机械等十多个涉海类专业或专业方向,填补了广西高校无涉海类本科专业的空白。2012年,学校取得了高级船员培养培训资质,通过了国家一级渔业船员培训机构资质审核,翻开了广西高级船员教育与培训事业的新一页。成功承办了“2012年全国航海教育年会”、“第七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年会暨北部湾海洋环境专题研讨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学校“海洋性”特色日渐鲜明。

3.努力培育“国际性”特色。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发展战略,通过国际合作尤其是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构筑合作发展、资源引进平台,在科技文化和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经常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35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实行“3+1”的合作办学模式,互派留学生763人。开设了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东南亚旅游方向)等专业,在国外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基地,与教育部、国家语委办下属中国语言研修中心共建“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加强与国外高校和文化教育交流机构合作,选派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不断拓宽国际交往的领域,努力培育“国际性”特色。

(三)齐心协力谋求发展,艰苦奋斗实现转型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执行各种会议制度、议事决策制度落实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集体与个人的作用,形成齐心协力、共事谋事的氛围,增强服务地方意识,融合校地关系,团结带领教职工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开展“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单科性师范教育向多科性综合教育、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等三个转型的实践。

一抓结构调整,提高服务地方的能力。学校依据北部湾经济区“三基地,一中心”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增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尤其是适应广西发展海洋经济,增设了轮机工程、海洋科学、航海技术等涉海类专业,填补了拥有1600公里海岸线的广西无涉海类高等教育专业的空白,初步形成了文理工管多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基本框架。至2012年,师范类学生占本科生总数人20.86℅,专科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降至27.15℅。结构调整提高了学校服务地方的适应度,赢得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形成了校地融合发展的态势。

二抓条件改善,适应学校转型需要。在办学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学校领导班子带领教职工艰苦奋斗,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用行动赢得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获得了中央财政2010-2012年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700万元、钦州市2009-2010年新办专业专项经费110万元、1000万欧元意大利政府贷款项目(市政府贴息和负责偿还本金50%)、钦州市政府每年200万元贷款贴息支持、区教育厅教师教育基地专项建设经费每年200万元;钦州市政府从2011年起每年拨款1000万元,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发展所需的软件建设经费。通过社会融资等多种途径,改造更新了学生公寓;建成了船员培训中心、陶瓷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等一批实验实训场所;加大了基本教学经费的投入,生均仪器设备值比升本时增加了1000.61元,图书资料比升本时增加了31.3万册。

三抓人心凝聚,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把“关注民生”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切实解决师生员工工作生活问题;建立教职工大病救助体系;建立资助机制与激励政策,支持教师个人发展;逐年提高教职工收入,实施690套教职工住宅楼的安居工程。通过各种具体的政策措施凝聚人心,调动了教职工投身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

四抓大学文化建设,激励全校师生积极进取。学校领导班子大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将办学以来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凝练成“博观内省,达道知行”的校训,作为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把大学的功能和地方的历史传统以及人民的期盼,概括为“海涵春育,鹏举南天”的钦州学院大学精神,激励钦州学院人以大海般的情怀涵养莘莘学子,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培育时代新人,努力打造“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不断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把学校建成中国北部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教学型大学而努力奋斗。并适时组织学习,将学校的校训和大学精神内化为全校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五抓队伍建设,增强干部管理能力。一是每年举办不同类型的干部培训班,校领导为培训班授课,谈经验、谈体会,共同增强规范管理意识、服务教学工作意识、合作开展工作意识;二是努力推进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年轻化,按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民主、公开、公正地选拔任用干部,既大胆使用高学历年轻教师,又重视任用教育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努力建设一支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结构合理的干部队伍;三是建立学校领导联系教学单位的工作制度,对二级学院领导班子进行“传、帮、带”,指导中层领导干部提高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

(四)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落实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领导班子重视教学工作,认真落实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1.落实领导核心作用。学校领导充分发挥以教学为中心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教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党委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制度、校领导联系院(部)制度、校领导听课制度;校领导还经常深入教学一线调研并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坚持定期召开教学工作大会、教学工作例会和定期培训教学管理人员等制度。

2.保障教学经费投入。2009-2011年,学校日常教学经费投入分别为643万元、801万元、1197万元,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分别为10.61%、11.25%、17.89%;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分别为671元、762元、1197元。教学经费逐年增长,基本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3.实行倾斜教学政策。在评奖评优、编制设定、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住房分配等方面制订一系列向教学倾斜政策,实施教授、副教授津贴和教师超课时补贴制,提高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的津贴,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

4.管理主动服务教学。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树立教学中心地位观念,增强服务教学意识,主动为教学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本科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5.科研提升教学水平。学校鼓励学术走进课堂,支持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设立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激发教师著书的热情,一批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开设选修课,《坭兴陶艺术设计基础》《〈说文解字〉与民俗文化研究》《环境伦理学教程》等一批研究成果已成为教材。

(五)理清人才培养思路,探索合作办学模式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规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坚持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学校加强与广西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加强与广西沿海行业、企事业发展的融合,构建学科专业课程平台、实践实训课程平台、公共素质类课程平台,开展教学基本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如,学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与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永旭电子科技(北海)公司、钦州宇欣电子、嘉华钛业有限公司共建教学实践实训基地,搭建实践实训课程平台,使该学院各专业学生能够定期不定期到这些企业进行见习、实习、实训;与钦州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钦州嘉华钛业有限公司签订“3+1”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构建学科专业课程平台,实行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交替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课程学习和基本岗位技能训练。化学化工学院与“钦州市石化产业办公室”进行合作,与钦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建国家级“石油化工产品检测实验室”,搭建化学化工类专业公共素质课程教学平台,以更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注重学校与社会的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通过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校内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推进第二课堂和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措施,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有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3.积极探索合作育人模式。近年来,二级学院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培养人才活动,不断探索合作育人模式。一是订单式合作培养。化学化工学院在与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中,特色课程模块由校企双方基于合作目的的共同开发,以企业和行业的需求为导向,根据订单企业或行业的岗位(群)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符合企业岗位能力结构的核心课程与职业技能考证课程。并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实践指导教师,为学生上课。二是产学研合作培养。美术创意学院在产学研合作育人中,组织学生参与到企业产品开发和设计,工学结合,开展创新活动。两年来,师生共获得了22项专利,毕业生80%被企业聘用并成为业务骨干,20%自主创业,缩短了进入社会后的磨合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100%。三是校际合作培养。学校与地方教育部门、中小学联合成立“钦州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密切了学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并以“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为切入点,创新了教师教育模式。通过合作,教师教育得到了加强,学校成为了广西重点培育教师教育基地,连续几年承担了“国培”、“区培”任务,有效地提高了在校师范生培养和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四是校地合作育人。学校与广西海事局共建船员培训中心,海洋学院与钦州市海洋局共建海洋科学实验室,互派人员参与对方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训活动。各种合作育人模式融合了校企关系,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就业的发展。

4.建立科研合作平台,服务人才培养。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地方文化建设,学校以“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为平台,以“北部湾人文中心”为基地,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实行产学研合作。与广西沿海三市有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广西北部湾海洋重大污染监测预警及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特点、机制及规律研究”等一批项目的研究,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港口物流和广西沿海地区历史、民俗、教育、海洋文化等课题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促进本土人才的培养,提高了服务地方的能力。

二、教师队伍

学校制订并实施了《钦州学院“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整体素质逐渐提高,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

(一)扩大师资规模,改善整体结构

为保障教学质量,学校既重视扩大教师的数量,又重视改善队伍结构。

1.教师规模扩大,基本满足专业教学需要。适应办学规模的扩大,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发展趋势良好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52人,外聘教师58人,折合教师数581人。以折合在校生11151人计,生师比为19.2:1,较好地控制了班级授课规模。教师数量基本满足了大多数专业教学需要。

2.队伍结构得到改善,整体素质基本满足育人要求。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渐趋合理,且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至2012年8月,在552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共168名(其中正高40人),占教师总数的30.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共306人(其中博士31人),占教师总数的55.4%;有“双师”型教师140名,占教师总数的25.4%;35岁及以下的教师307人,占教师总数的55.6%,36-55岁的教师226人,占教师总数的40.9%。积极争取和用好优惠政策,出台和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措施。近三年共培养和引进高级职称教师123人,博士25人,硕士256人,紧缺专业人才23人,其中船长3人,大副2人,大管轮1人。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结构。

3.具备主讲教师资格的教师比例基本达标。学校制定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和教师岗前培训制度,严格本科教学主讲教师资格审核。2011-2012学年,在521名本科教学主讲教师中,符合资格的共489名,占本科教学主讲教师总数的93.9%。

(二)加强教师培养,提升队伍水平

学校采取切实措施培养培训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校制定实施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的规划和制度,开展了7批次教学团队、专业(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活动,培养对象共240人。在这些培养对象中,成为省级教学团队的2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钦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1人,钦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人,晋升为高级职称的76人。

2.加大资助教师外出进修和培训的力度。学校通过实行“带薪”和“适当补助”的措施,每年均选送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大学进行教学或访学;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近三年来共有65名教师外出进修、48名青年教师考上硕士和博士,师培经费达229万元。

3.重视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学校积极探索新教师的成长规律,强化对新引进、新上岗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和基本教学技能培训,落实新教师试用期考核制度,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三年来共培训162人,参培率达到100℅;青年教师上岗实行导师制,以老带新培养达100℅;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大赛,2011-2012年参赛人员共212人次;对青年教师进行EEPO[1]有效教育培训达306人次;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与教改项目研究。

4.以多种形式和措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一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学校建立健全优秀教师、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等评选制度;定期举办全校性教学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竞赛活动,激发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热情。二是强化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学校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年终考核“优秀”等级不完成科研工作量一票否决制,以促进教师参加科研活动。2010年以来,学校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15项,经费达729.35万元;2010-2011年教师发表论文945篇,出版著作、教材14部;《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于生态的视角》等成果分别获得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7项。三是强化教师参与教研活动。近三年,教师共承担各级教学改革项目154项、本科教学工程共67项,参与教师36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30%。由于措施得力,近年来,学校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在2011-2012学年两个学期分别开展的全校性学生评教中,总体评价分数达到90分及以上的任课教师均占被评教师总数的87.5﹪以上。

(三)适应转型需要,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1.积极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制定专门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2011-2012学年共有95名教师到广西沿海地区企事业单位挂职;建成一支数量为140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支持教师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2.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初步成型。学校要求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进实验室指导实验课教学;近两年来共招聘专职实验技术人员21名;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充实实验教师队伍。初步建立起一支结构基本合理、数量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

(四)加强师德建设,弘扬奉献精神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德建设,弘扬奉献精神。一是完善了师德师风建设制度,通过校内宣传媒体、政治理论学习等方式,狠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学术道德修养的培养,强化教师行为规范和学术规范。二是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评优奖励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三是严格执行听课、教学检查、教学事故认定等制度,加强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检查与督促,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四是在新生开学典礼上举行教师宣誓仪式,教师面对国旗和全体新生宣读“教师誓词”,以激励、鞭策全体教师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大力弘扬奉献精神。2009年以来,被评为广西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3人、广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3人、钦州市优秀教师16人、钦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5人、钦州市劳动模范1人,获钦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人。

(五)健全完善制度,规范队伍管理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一是制定教师引进及外聘教师管理办法,以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细则,规范了教师引进和聘任的管理;二是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形成了新教师入校培训、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师带薪外出进修、教师学历培训、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培训等制度,规范了教师培养培训的管理;三是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形成教师年终考核、学年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学年教师师德考核、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等制度,规范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三是完善激励机制,规范表彰教师进取行为的管理。教师引进及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责任,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学校千方百计确保教学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教学基本设施和教学条件大多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且利用良好,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基本保证。

(一)科学规划加大投入,育人环境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学校加大了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的投入,对新增专业建设投入作好年度安排,提出具体的措施,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1.加大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投入。在“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和经常性定额拨款与专项经费拨款相结合的经费投入机制下,学校坚持教学投入优先原则,严格管理经费预决算,保障并大幅提高教学日常运行经费的投入,对重点实验室、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人才培养、特色专业等专项经费足额列入预算。2011年,教学日常支出是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17.89%,大于国家规定的≥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197元,基本满足了人才培养需要。

2.育人环境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校园净化、绿化和美化建设,校园绿化覆盖率为34%,绿地率为30%;加强师生的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学生公寓被评为“广西高校示范性标准化学生公寓”,学校食堂被评为“广西高校示范性标准化食堂”,学校获得了全区“卫生优秀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后勤工作先进院校”、“绿色大学”等称号。学校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生均占地面积52.15平方米,生均学生宿舍7.57平方米。学校现有普通教室162间,学生座位8659个;语音教室8间,座位数412个;多媒体教室116间,座位数10128个;每百名学生配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共98个;有教学用计算机1203台,每百名学生11台。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学术报告厅等设施齐全,为开展本科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教室、实验室、运动场所和学生活动中心及相关设施管理规范,利用率较高,基本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二)整合和利用校内外资源,办学实力不断提升

在办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校认真整合和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提升办学实力。

1.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一是整合人文社会学科力量,建成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建设研究基地“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整合校内海洋类学科力量,采取校地共建和资源共享的方式,与沿海三市有关单位开展合作,建成自治区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二是学校在涉海类专业(方向)建设的基础上,整合校内涉海学科资源,于2010年9月成立海洋学院。三是整合原有中文、数学、物理、地理、化学、艺术等教育专业力量,建成省级重点培育教师教育基地。四是整合校内实验实训资源,建成17个实验实训中心。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一是利用社会实验资源,与钦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钦州市质量监督局等单位合作,建成一批校外实验教学平台。二是学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紧密结合,成立了“钦州市教师教育共同体”,建立了一批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基地。三是利用企业(行业)资源,与地方企(事)业和科研院所共建了82个校外实践基地。四是利用1000万欧元意大利政府贷款,建设“北部湾海洋研究与教育中心”,购置涉海专业的仪器设备和开展人才培养。

(三)注重特色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平台显著增加

为实现学校的办学转型,更好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学校在搭建公共教学平台上注重特色,强化应用性。

1.切实加强图书资料建设,重视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现有图书馆舍总建筑面积9298平方米(包括西校区、东校区、海洋楼三个馆舍),阅览座位1591个,馆藏文献总量96.7万册,其中纸质文献63.2万册,电子文献33.5万册。生均年进书量达4册以上。订阅纸质报刊1935种,电子期刊27088种,购买使用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古籍、EBSCO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10个,先后开通试用数据库19个。图书馆重视读者服务工作,文献资料实现了两个校区间的通阅通借;采用深圳大学图书馆的SULCMISIII系统,业务工作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建立了100M带宽的馆内局域网网络系统,读者可通过网络全天候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书刊全开架借阅,每周阅览服务时间达77小时。馆藏图书资料及服务基本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2010、2011年电子文献下载量分别为33.5万次和45.9万次,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注重特色文献资源库的建设,建立了钦州学院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数据库和特色学科资源导航数据库,启动了刘冯数据库建设工作,初步建成了海洋文献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泰语角等阅览室。

2.积极推进网络建设,服务管理、教学与科研。校园主干网带宽1000M,出口带宽 300M,网络接入信息点数5950个。建立了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新概念外语网络教学平台、雅信达智能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等;设立了精品课程二级网站;建设了招生就业网站、学分制网络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协同办公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建成了覆盖全校的视频监控系统、覆盖114间教室的视频考试监控系统、学生宿舍用电智能管理系统;利用社会资源,将学生宿舍全部接入校园网。校园网在服务管理、教学和科研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着较高的利用率。

3.重视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服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大力建设实验实训场所,各专业的实验室和实训场所相继建成,教学仪器设备基本配套,实践教学需要基本满足。近三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增长幅度分别为8.89%、21.32%和15.2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分别为4653.92元、5391.23元和6009.89元。截止2012年11月,学校有实验室和实训场所160个,使用面积为28152.96平方米;部分实验室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仪器设备利用率较高;有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82个。在全面提高整体建设水平的基础上,学校注重特色实验实训场所建设,如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航海实验实训中心和轮机实验实训中心,投资140多万元建成陶瓷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投资120万元建成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四、专业与课程建设

学校坚持走服务地方的发展之路,根据地方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专业布局,专业结构与布局趋于合理,专业与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根据地方人才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学校依据地方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明确专业设置标准,重视培育特色专业。

1.大力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学校在学科布局上根据广西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学校专业设置标准,制定培育涉海专业群、经济管理与现代服务专业群、信息与现代制造专业群、教育学与教师教育专业群、北部湾文化生态专业群等五大专业群的发展规划。大力调整专业结构,停办生源少、就业差的专科专业尤其是师范类专科专业,重点围绕服务区域的大型支柱产业(行业)设置海洋、石化、机械、电子信息、物流、旅游、教师教育等各类本科专业。如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涉海学科专业群构建的实施方案,加大培育建设与北部湾经济区重要海洋支柱及海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涉海学科专业群的力度。积极稳妥地增设了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产业发展相关的学科专业,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增加海产品储运与加工方向,在物流管理专业增加港口物流等方向,在海洋科学专业增加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技术、海洋制药等方向,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增设了港口机械方向,以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对本地化人才的需求。形成了工管文理多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本科专业体系(表1)。

表1 钦州学院现有本科专业一览表

序号

学科门类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方向

招生

时间

所在二级学院

1

经济学

1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商务与报关;保税港区经济

2009年

商学院

2

法学

2

思想政治教育

师范教育

2006年

3

教育学

3

教育学

小学教育综合文科;小学教育综合理科;教育管理

2009年

教育学院

4

学前教育


2012年

5

体育教育


2009年

体育学院

4

文学

6

汉语言文学

师范教育;文秘

2006年

文传学院

7

对外汉语


2007年

8

英语

师范教育;非师范

2007年

外语学院

钦州学院现有本科专业一览表(续表1)

序号

学科门类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方向

招生

时间

所在二级学院

4

文学

(续)

9

音乐学

师范教育;舞蹈;演唱;演奏;舞台主持与表演

2008年

音乐学院

10

音乐表演


2012年

11

美术学

师范教育

2009年

美创学院

12

艺术设计学

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方向;网络视觉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现代陶艺与装饰雕塑

2007年

5

理学

13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教育;经济数学

2006年

数计学院

14

物理学

师范教育

2006年

物理学院

15

地理科学

师范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海洋遥感

2006年

资环学院

16

海洋科学

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制药

2008年

海洋学院

17

应用心理学


2011年

教育学院

6

工学

18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设计与制造;港口机械工程

2010年

物理学院

19

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过程自动化

2008年

20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

2006年


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技术;数字媒体

2008年

数计学院

22

化学工程与工艺

精细化工;石油化工

2007年

化工学院

23

油气储运工程


2011年

24

航海技术


2009年

海洋学院

25

轮机工程


2007年

26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海产品储运与加工

2007年

7

农学

27

水产养殖学

海水养殖;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

2010年

8

管理学

28

市场营销

网络营销;国际营销

2008年

商学院

29

物流管理

商贸物流;港口物流

2007年

30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东南亚旅游

2007年

资环学院

2.积极开展特色专业的培育。学校根据办学特色定位培育特色专业,将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信息工程等9个专业确定为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将海洋科学、对外汉语等9个专业确定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经加大投入,专项扶持,强化内涵建设,轮机工程、物流管理和艺术设计(现代陶艺与装饰雕塑方向)3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海洋科学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紧缺人才专业。

3.重视新专业的设置与建设。依据《钦州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修订)》,新专业设置首先符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定位;申报前要经过充分调研、聘请校内外专家参与论证,由学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审批。在新专业建设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师资队伍、实验室、实践基地、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定期开展新专业建设中期检查、评估验收工作;专业建设实行专业负责人制。确保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能力培养

学校认真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制度。为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制定了《钦州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关于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教学计划程序》,明确了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要求和程序;成立校外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事业(行业)专家共24名为委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按照企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2.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紧紧围绕培养规格来构建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是公共理论课课程体系要求素质教育要有助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二是专业理论课课程体系在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要求上,强调“实用、有用、够用”。三是加强实验实践课程体系,人文社科类、理工农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均学分分别占总学分的38.4﹪、37.7﹪,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达12周;通过专业实践认知教育、专业见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社会调查、学科竞赛、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聘请企事业(行业)专家授课等方式,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促进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3.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学校编制了《教学计划程序》《教学和训练的实施程序》,建立了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审批制度,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维护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严肃性,课程异动得到初步控制。2012年6月,学校抽查了2011-2012学年商学院、数计学院、文传学院、物理学院、音乐学院和资环学院共6个学院15个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异动情况,两个学期异动的课程共47门,平均每学期每个专业1.57门,较前有所减少。

(三)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大力推进教法改革

学校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和建设管理办法,实行课程评估制度,大力开展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确立清晰的课程建设思路。学校通过“十二五”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和精品课程建设及管理办法,明确了课程建设的目标、思路和措施。课程建设正逐步实行“一项制度、三级建设”,即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努力推进合格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区级精品课程三级相互衔接的建设体系与运行机制的形成。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教学大纲完备,执行严格,要求任课教师围绕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共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0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课程18门。

2.加强教材建设。认真执行《钦州学院教材选用和评价制度》《钦州学院重点教材立项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优先选用获国家级奖励教材、“国家重点建设教材”等优秀教材。近三学年全校的优秀教材选用率平均达到56%。加大教材立项建设力度,支持教师编写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在现用教材中,由我校教师主编公开出版的教材12部;《钦州坭兴陶设计》为省级重点教材立项项目,《东南亚地理》为省级优秀教材立项,《环境伦理学教程》和《汉字学导论》被评为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

3.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学校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通过讲座、培训、竞赛等活动,调动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电子白板技术开展教学的积极性。目前,形成了全校师生利用学校精品课程网站、新概念外语网络教学平台、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良好趋势。教师自主开发的多媒体课件逐年增加,获省部级奖励的课件51项。

4.大力推进EEPO有效教育。作为广西首个系统推进EEPO有效教育的高校,学校积极引进、推行先进的教学方法,大力实施EEPO有效教育。先后三次组织教师参加EEPO有效教育培训,其中两次邀请其创始人孟照彬教授来校讲授。现有EEPO有效教育教学团队13个,应用EEPO有效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立项项目14项。EEPO有效教育的实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我校推进EEPO有效教育的改革活动,得到广西区人民政府李康副主席的肯定,《人民教育》也作了报道。

5.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的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学生成绩管理办法在规范课程考核活动的同时,倡导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类型,选用合理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主要有: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标准化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等方式,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学校以培养适合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学生操作技能。学校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科学管理等措施,加强实验室建设。一是充分挖掘潜力,不断提高实验开出率。目前各专业实验开出率均达90%以上;开设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比例逐年上升,2011-2012学年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53.6%。二是逐步扩大开放范围,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现有电子电工、海洋科学、化学综合等16个开放实验室。学生可在开放实验室自主完成自带项目实验、学科竞赛及其培训活动实验、毕业论文实验和课程设计所需实验。2011-2012学年开放实验室累计开放1358学时,涉及161个实验项目,覆盖面达18个专业。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至2012年8月,有实验指导人员99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占14.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80.1%,实验指导人员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整体水平提高了。

2.加强实习实训管理,保障实习实训质量。一是基地建设保障。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先后与地方企(事)业和科研院所共建了82个校外实践基地,保证每个专业至少有2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二是经费、时间保障。学校设立了实习专项经费,且逐年增加投入;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人文社科类、理工农类专业平均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38.4﹪、37.7﹪以及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12周的规定,合理安排实习实训教学环节,保证充足的实践教学时间。三是管理保障。选派校内有经验的教师、选聘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的骨干人员共同担任指导任务,按照大纲和指导书规定要求学生,做好实习的组织、指导、纪律管理、安全教育、成绩考核及检查监控等工作,保证了实习实训的质量。

3.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保证实践内容和时间。把社会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时间及学分,其中劳动生产2周(2学分)、专业见习不少于1周(1学分)、就业实习为5周(5学分)。专业见习、就业实习由二级学院安排有经验的教师负责带队或指导,学生从实践中认识社会、理解专业、了解就业工作。要求教师对所指导的学生全程跟踪指导及考核,学校按规定给予指导教师2课时/生的工作量。

4.规范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一是抓好选题指导。二级学院按照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对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各环节认真把关,努力做到选题与社会生产结合,难度适宜,一人一题,体现专业综合训练的要求。在2012年的毕业论文中,结合工程、生产和社会实际的选题的占60.06%。二是保证论文写作质量。规定指导老师均要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每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指导教师少的个别专业,采取外聘或设立副指导教师的措施予以解决。三是规范论文成绩评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占35%)、评阅教师评分(占30%)和答辩小组评分(35%)三个部分组成。这些措施,保证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五、质量管理

为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认真抓好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初步构建了一个适合自身定位与特点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一)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学校采取措施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的质量。

1.健全组织机构。学校设立了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校外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和学生教学信息员等教学管理、指导、监督和信息收集机构,构建了齐抓共管的教学管理体系。在分管教学副校长的领导下,以教务处、评建办为主导,以二级学院(部)为主体,全面实施全校教学管理工作,形成教学运行管理与质量监控分工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为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如学校根据海洋专业办学特点,建立了由最高管理者(校长)→管理者代表→校级分管领导→质量管理办公室和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构成的,层次分明的、职责明确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实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

2.改善队伍结构。学校根据教务处、评建办和教学单位工作特点,选用工作能力较强、业务水平较高、管理经验较丰富的一线骨干教师担任中层领导,注意不同专业、职称人员的合理搭配,改善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现有教学管理人员82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占总数的23.17﹪,中级职称27人,占总数的32.92﹪;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2人,占总数的51.22﹪;36-45岁的30人,占总数的36.59﹪。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3.注重队伍提高。一是每年举办中层干部培训班;二是每年举办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三是选派教学管理人员外出培训、考察;四是开展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宣贯与人员培训。近两年来,教务处共选派74人次外出培训和考察,组织院(部)教学管理人员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这些措施,开阔了教学管理人员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提高了业务能力。2011-2012学年教学管理人员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篇,主持各级教改课题16项,参与教改立项项目研究61人次。

(二)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规范运行

学校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认真执行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教学的规范运行提供了保障。

1.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先后制(修)订八十多个教学管理文件,形成了较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编印了由“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管理组织系统”组成的《钦州学院教学管理文件汇编》,涵盖了《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的主要内容,为教学工作的规范运行奠定了基础。为保障航海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实现与国际接轨,学校制订了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岗位职责》组成的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这些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保障了航海类专业和船员培训通过国家海事局的审核,学校从而获得了船员培训的资质。

2.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学校严格执行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辅导、课程考核、专业实习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以质量标准为依据,开展听课、评教和教学大赛等活动;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逐级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严格执行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规定,严肃处理违反教学规章制度的责任人。两年来共有14名教师因教学事故受到惩处,在全校教职工中起到了警示作用。

(三)构建质量管理体系,促进长效机制形成

学校重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及其有效运行,注意发挥教学状态数据库的监控作用,教学质量监控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1.努力构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2010年学校初步建成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根据航海类专业办学的国家要求,2011年学校建立了一个基于ISO9000系列标准的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专业人才培养。该体系的构建,推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2011年底,学校决定在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和先前建立起来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构建《钦州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自我评估制度。

2.开展质量监测及自我改进。2011-2012学年,依据《钦州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质量监测活动。一是每学期开展包括开学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试检查和教案检查、教学大纲检查等检查活动;二是开展学生评教、教师同行评教、学生毕业前评估、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估等专项评价与评估活动。通过上述监测活动,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加以改进,属教学具体问题的由教学单位和教师进行整改,属设施设备问题的由学校责成有关部门解决。

3.注意发挥教学状态数据库的监控作用。自2011年以来,学校注重梳理各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从中发现办学优势和存在问题。例如,针对2011年实验技术人员过少的数据,加大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引进力度;针对部分专业实验开出率不足的数据,加大了这些专业实验设备的采购力度。

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学校坚持教育引导、指导服务和规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开展学风建设,着力培育勤学、会学、笃学、乐学的良好学习风气。

(一)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促进良好学风形成

学校制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和措施,认真开展学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奋发向上。

1.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学生学习。学校制定了学籍管理、学分制管理、学位授予管理、考勤管理、考场规定、学生纪律处分等保障学生学习的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建立了教与学的良好运行机制,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保障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2.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良好学风形成。学校通过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检查等活动,带动学风建设;通过纪律与秩序管理、晚归与宿舍纪律管理等组合拳,维护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根据学风建设规划,实施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的法纪、道德、感恩、诚信教育和优良行为养成教育。多层次的学风建设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推动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3.采用激励政策,提高学风建设成效。学校实施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主要有“创新学分”制度、辅修制度、学科竞赛办法、优秀本科生选拔制度、先进班集体评选、五四红旗支部评选、“三好”学生与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国家(政府)奖助学金评选、优秀学生奖学金评选等。这些激励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学风建设成效。

学校通过实施上述学风建设政策与措施,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不做什么”、“为什么要学”和“怎样学”等关键问题的答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三年来,图书馆每月接待学生达2万人次,师生每年借阅图书资料量达13万余册;2010、2011年电子文献下载量分别为335376次和459258次。学生参加辅修专业、考级、考证和考研的热情呈上升趋势;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近三学年共有3954人被评为校级、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团员)、党员标兵, 543人评为校级、省级优秀大学毕业生,共有383个班(团支部)曾获得校级及以上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

(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素质拓展平台

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认真指导社团建设,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结合“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办学特色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钦州学院唱、写、画、塑、看钦州”系列主题文化活动、高雅音乐会、泰国文化周、海洋文化活动月等,做到人人有活动,月月有亮点,用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学生自我成长。通过明确管理部门和合理安排指导教师,对社团加强建设和引导,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成长。现有数学建模协会、云汉诗社、海洋协会等学生社团58个。2011-2012学年,学生社团总人数为5803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4%。近六年,社团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7项,其中海洋协会获“广西高校十大明星社团”称号,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分别获2次“广西高校优秀大学生社团”称号。在中国高校社团网的网评中,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大学生书法协会分别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校园十佳社团、全国高校优秀社团、全国高校校园百强社团称号。

3.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一是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广泛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区和校内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出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措施,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活动和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或独立申报校级课题;三是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从177个创新创业项目中推选出53个项目进入创新创业园,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学校创新创业园被确定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010-2011学年学生参与日常科技活动共8836人次,2011-2012学年为18326人次。2011-2012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25项;获省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48项、三等奖110项、优秀奖166项;2012-2013年,学校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177项,其中省级80项,校级97项。

(三)建设指导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不断完善学生指导与服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学生指导与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完善机构、队伍和建设制度。学校设置了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三个专门机构,设置了学工处、团委、招就处、后勤处、资助办等职能部门(组织);二级学院设置学工办、分团委。明确机构、部门(组织)职责,协同做好学生管理、指导、服务工作。学校为二级学院增配辅导员,现有一线专职辅导员52人,师生比为1:205;配置专职心理咨询教师3人,师生比为1:3546;每个班配备了1名班主任;校级就业工作专职人员7人,与2012届毕业生数之比为1:420。完善工作制度,明确部门职责与权限和各岗位人员职责,落实学生指导与服务工作。

2.切实开展学生指导与服务工作。一是加强学业指导。通过分发学业指导书和开展专业教育,指导新生加快完成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转变;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专业见习、毕业论文写作、科研活动的指导,切实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二是开展帮困助学服务。根据国家资助政策,完善助学体系。2009年以来,学校通过助学体系使29692人次获得资助共4859万元;指导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至今到账金额达4628.1万元,做到没有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三是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专项经费,建立了心理危机三级预警系统,有针对性地向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七、教学质量

学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初具特色,毕业生达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一)坚持以德为先,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良好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法,提高教育效果。学校社科部切实开展“概论”、“原理”、“基础”、“纲要”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改革,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式,通过学生自选思政课教学内容制作PPT课件、师生间的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活动等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件获得省级奖励。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教育针对性。开展党团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开展考风考纪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弱者,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品质及乐于奉献的精神;组织参观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故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新生专业实践认知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开展“学好专业,扎根基层”的职业道德教育。此外,学校还将法纪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钦州文史教育等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3.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促进良好素质养成。学校把“让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作为一项措施,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依托志愿服务、感恩教育等基地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重大赛事服务等10大品牌活动,树立了我校大学生积极向上、心怀感恩、服务大局的良好形象。我校学生为灾区、突发重病的师生捐款达458886.1元,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在2011年广西第十二届运动会在钦州举行期间,学校770名学生志愿者和“裁判协助”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周到服务,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我校学生共有2100人次参加运动会开、闭幕式表演,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近三年,学校志愿服务工作获自治区各部门授予的荣誉259次(项),社会实践工作获区级荣誉12次(项)。

(二)夯实专业基础,学生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学校扎实开展基础课程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基本技能训练,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普遍较强。

1.抓好“三基”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专业通过加强课程教学大纲的建设和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等措施,扎实有效地夯实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近三年,学校各专业基础课考试总体成绩良好,表明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专业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从实习实训课程考核成绩统计结果看,优良率较高,说明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强。2010、2011、2012届学生毕业率稳定在98%以上,学位授予率保持在96%以上。

2.引导学生考证,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学校开展辅导和培训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考取二副、二管轮等船员适任证书和会计、导游、教师、物流师等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在2012届1770名本科毕业生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共641人,占36.21%;接受培训并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毕业生772人,培训活动累计惠及学生1276人。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和开展辅导活动,提高学生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2012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广西大学生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的人数分别为814人、1642人,通过率分别为45.9%、92.8%,均达到了全区高校平均水平;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我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师范类学生5789人次,二乙达标率 98.6%,非师范类学生11955人次,三甲达标率100%。

(三)开展艺体教育,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学校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近三年省级以上的各类文艺、体育竞赛中,学校本科生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1项,获省级第一名5项,第二名8项、第三名5项、第四名13项、第五名12项。

1.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每学年都开展学生篮球赛、田径运动会等一系列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体能测试工作,2011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为93.63%;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11年以来,共有386名同学通过心理咨询消除了心理障碍。

2.开设全校性艺术课程,开展高雅文化活动。学校开设了“艺术欣赏”、“美术欣赏”、“音乐”等公共选修课。部分学院还开设了“书法研究”、“美学”等选修课。学校每学期举办人文素质专题讲座,在校内建立了魅力广场和快乐周末广场两个固定的广场文化基地,开展文艺晚会、高雅音乐会等文艺活动。这些措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文明、高雅的审美情趣。

(四)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学生就业质量较好

学校不断完善就业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一是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形成“领导主抓、学校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二是保障经费投入,近三年学校就业经费分别达到49万元、50万元和52万元。三是就业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常态有序开展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仅2012年就举办了8期“创办和改善企业(SIYB)”培训班,培训学员233人。四是建立就业信息服务平台,2011-2012学年共为毕业生提供2.78万个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信息。五是举办各种类型的招聘会,2011-2012学年举办4场大中型招聘会、201场专题招聘会,661家单位进校招聘。六是建立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机制,了解毕业生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工作。

由于措施有力,指导与服务到位,就业成效比较显著。一是就业率较高。截止每年8月27日,近三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89.09%、87.16%、91.01%,均高于全区本科院校平均水平。2008年以来,学校连续4年被评为全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二是学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较高。根据抽样调查统计,2012届本科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工作“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达93.46%。三是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学校81%以上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其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表2),多数毕业生在基层工作,能够做到“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表3)。

表2 2010-2012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统计表

届别

毕业生

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的人数及比例

就业统计截止时间

人数

比例%

2010

733

653

89.09

531

81.32

2010.8.27

2011

1675

1460

87.16

1226

83.97

2011.8.27

2012

1735

1579

91.01

1343

85.05

2012.8.27

表3 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区域就业一览表

年份

就业人数

就业面向省份

在基层就业人数

比例%

在北部湾经济区就业人数

比例%

在钦州就业人数

比例%

2010

653

8

567

86.83

453

69.40

277

42.40

2011

1460

20

1272

87.12

973

66.60

690

47.30

2012

1579

24

1377

87.21

1006

63.71

647

40.98

(五)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影响逐步扩大

学校专业设置贴近地方需要,人才培养密切联系企业(行业)实际,认真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办学质量得到师生和社会的认可。

1.师生对教学状态满意度较高。在2011年秋季学期学生评教中,各二级学院任课教师平均得分均在91分以上(表4);在2012年教师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满意度调查活动中,各指标的满意度均在79%及以上。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

表4 2011年秋季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各项指标任课教师平均得分统计表

二级学院(部)

教学内容

(占40分)

教学效果

(占10分)

教学态度

(占20分)

教学方法

(占30分)

总得分

(满分100分)

体育学院

36.85

9.20

18.70

27.86

92.61

商学院

36.75

9.16

18.55

27.58

92.04

物理学院

36.76

9.11

18.48

27.57

91.92

教育学院

36.68

9.12

18.5

27.52

91.82

资环学院

36.65

9.11

18.51

27.44

91.71

数计学院

36.63

9.10

18.46

27.46

91.65

文传学院

36.50

9.09

18.49

27.38

91.46

社科部

36.51

9.06

18.45

27.39

91.41

海洋学院

36.53

9.06

18.48

27.33

91.40

外语学院

36.53

9.00

18.44

27.41

91.38

音乐学院

36.50

9.10

18.33

27.42

91.35

美创学院

36.50

9.07

18.32

27.41

91.30

化工学院

36.38

9.03

18.34

27.36

91.11

2.办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学校近年向用人单位发放我校毕业生评价调查问卷,走访就业人数较多的用人单位,结果是: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素质的总体满意率达80.8%以上。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学校在近三年的招生中,本科第二批所有文理类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均高出广西区控制线15分以上,且呈逐年上升势头(表5),每年本科生报到率均在90%以上,生源质量居全区同类院校之首。

表5学校2010-2012年面向广西区本科招生情况分析表

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高出广西区控制线

文科

15分

17分

19分

理科

15分

19分

20分

3.学校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校的办学成绩,也引起了社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自2007年以来,《中国海洋报》《中国科技日报》《广西日报》《钦州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钦州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对我校的办学情况进行了报道。师生在社会上广受欢迎,钦州电视台、钦州电台等地方媒体经常邀请学校教师为公众解读历史、文化、教育、环境、经济面的热点问题;一些教师被地方聘为专家,现有省级科技特派员8名,钦州市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签约专家5名,钦州市特聘专家4名;一些教师被外校聘为兼职教师,据统计,学校共有19名教师在区内外高校担任硕士生导师;学生的作品也得到了社会的赞赏,如陶瓷设计作品“印象壮乡”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奖,并被钦州市政府选定为国礼赠送给马来西亚总理。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学校高度重视评建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2006年升本之初,学校就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学诊断活动。2008年,学校开始组织人员到兄弟院校进行考察,学习评建工作经验。2009年,学校首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要求开展本科教学水平自评工作。2010年,学校成立了评估领导小组和评建办,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调研方案(试行)》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组织开展了第二次本科教学工作自评活动。2012年7月中下旬,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指标体系的要求,学校组织开展了第三次本科教学工作自评活动。总之,学校始终以教学自我评估为抓手,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内涵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基本上达到了自评自建的目的,评建工作也逐步制度化、常态化。当然,在自评自建的过程中,比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来的新趋势、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以及学校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本科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正确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寻求并落实破解难题的对策,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不够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适应高等教育呈现出来的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由规模层次向质量特色转变、由一般教育向卓越教育转变的发展新趋势,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均需要进行不懈的探索。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服务地方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观念较弱。在本科教育过程中,学校部分单位和部分教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培养本土化人才和主动服务广西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少数教师还未完全摆脱传统大学办学服务定位的影响,甚至认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自降身价。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对办学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宣传贯彻不够,学校下属单位未能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组织学习,教职工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规划和办学定位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部分教职工对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学校办学定位中的“地方性”内涵理解不透,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认识不清。主动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未完全深入教职工的内心。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未完全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在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中,有的培养规格未能完全适应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有的必修课学时与学分比例偏高,选修课尤其是任意选修课的学时与学分偏低,有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不够科学;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偏少。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尤其是制订过程的管理不到位,虽然在教学管理文件中明确规定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企业(行业)专家的参与,规定必须按企业(行业)的要求来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但由于一些二级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观念较弱,部分二级学院在操作上怕麻烦;校外专家也缺乏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动力。因此,有的二级学院并未真正执行这些规定,有的二级学院只是简单地征求了企业(行业)或校外实践教学委员的意见,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规格与课程体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3.课程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还有一定的距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还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致使课程异动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偏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规格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个别专业的课程体系未能体现出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教材建设滞后,本校教师编撰的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不多;存在盲目选用重点大学推荐的教材的现象,而对此类教材是否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则欠考虑;存在所选教材与教学大纲符合度不高的现象。教学方法仍以讲授型为主,有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效率较低,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力度不大,正在开展的EEPO有效教育也需要不断总结推广。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二级学院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学业标准和知识能力结构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对服务区域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需求规格了解不多,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授或企事业单位骨干人员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的参与面与参与度还不够;二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校和二级学院组织教学改革的措施还不够有力,一些教师对教学方法改进重视不够,缺少独立的思考和研究,不善于总结积累和分析提高;三是少数教师还未认识到教材选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认为凡是质量高的教材都适合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使用,认为凡是被评为“优秀”的教材都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4.部分专业建设水平不高。升本以来学校办学模式发展较快,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相对滞后,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实验实训场所、校外实践基地、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才基本达标;一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水平还不高。在现有的30个专业中新专业就有24个。在这些新专业中,多数办学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专业图书资料缺乏,有的专业实验设备不足,有的专业师资数量偏少或结构有欠缺;有的专业甚至是“白手起家”,如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等海洋类专业的师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都是从无到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年轻教师占多数的我校来说,把握新专业的建设内涵和建设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难以在短期内做好。此外,学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费投入不足。

5.实践课教学还未能够完全做实做细。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指导还存在较多不足。有的选题过大或太小,有的选题非本专业范围;部分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记录、教师评审意见填写不规范甚于不符合要求;部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格式未完全符合学校规范要求。少数二级学院不够重视诸如“社会调查”、“就业实习”一类的实践课程,导致有的教师指导粗糙或不到位、学生实践深度不够甚至填写鉴定表不规范等现象的出现。在实验教学中,少数教师指导工作不到位,一些实验报告填写格式不够规范。采用学生分散开展专业实习模式的专业,有的因二级学院监控不力,致使部分教师指导未能真正做实做细,少数学生的专业实习效果不佳。这些现象的存在,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6.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学校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缺乏深度和广度,距离“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就深度言,有的工作和成果缺乏总结、推广和进一步深化,没有形成制度;有些合作在实践操作的层面上是比较成功的,但上升为理论的东西不多;就广度言,在30个本科专业中,有11个专业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还处在初始阶段;从合作单位看,二级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数量、类型还比较有限,各专业也不够平衡;从形式看,还比较单一。究其原因,一是学校与广西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企业(行业)发展的融合还不够。二是学校本科教育办学时间不长,产学研合作教育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认识与实践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三是学校科研团队、教学团队还处于建设阶段,服务社会的能力尤其是为地方企业(行业)发展提供科技动力的能力还比较弱小。四是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够,未能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总结产学研合作的经验成果,并将之上升为理论和进行推广。五是学校的各种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为地方服务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得到凸显。六是学校与社会力量尤其是与服务区域的企业(行业)融合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吸引社会资源参与专业建设的办法不多。

(二)努力方向及措施

1.采取切实措施,增强服务地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识。一是通过召开各级各类专门宣贯会议,继续深入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活动,使全校师生深刻领会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思想的内涵,认清服务地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之道。二是结合专业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深刻认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增强服务地方的意识。

2.加强制度执行力度,形成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机制。一是根据《钦州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关于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教学计划程序》的规定,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二是通过制度化的沟通会商制度和相应的工作待遇等形式,增强校外专家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实质性地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三是强化专业评估,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及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作为专业评估的重要观测点,促使二级学院严格执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

3.围绕培养目标,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一是以文件形式规定二级学院在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前,必须开展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学业标准、知识能力结构、培养规格的调研活动。二是逐步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和课程评估制度,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课程建设;以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为主线,科学构建起理论课课程体系、实践课课程体系、素质拓展课课程体系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三是加强教材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教材建设规划和教材建设立项及基金管理办法,鼓励编写、选用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使用的优秀教材。四是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区域企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根据专业人才能力设计的要求,实行课程模块化改革,提高课程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符合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要求、整体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进行课程的重组与优化,避免相近课程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围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力倡导对话式、启发式教学,在各专业教学活动中,大力推广应用EEPO有效教育。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学分制改革,适当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的学时和学分,适当减少课堂讲授时数,扎实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和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及空间,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加大建设力度,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一是通过对专业的评估,全面掌握各专业的办学情况,对专业的发展方向和领域组织充分的论证,结合学校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制订对现有专业的优化和调整规划。通过发挥传统专业优势和培育新专业办学特色并举的模式,推动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加大对新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解决新专业在办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实验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践基地。三是加强新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坚持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度,充分发挥专业负责人的作用,通过引进、进修、到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一线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加强新专业教师队伍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四是加强对新专业建设的指导,邀请校外专家指导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规划、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材等方面的建设,指导新专业扎实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和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改革活动,增加生均实验实习经费。五是加大对新专业建设管理的力度,实施专业建设评估制度,全面推进新专业建设,不断提升新专业的整体水平。

5.加强计划与监控,提高实践课教学水平。一是加强对实践课教学计划管理,二级学院和学校将严格审核每门实践课的实施计划,拒绝空疏不实或存在漏洞的计划付诸实施,将问题消灭在计划未实施之前。二是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实践课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增进教师对实践课教学要求的了解,使教师充分认识实践课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三是在实施重要实践课教学之前,二级学院要对指导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如在实施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计划之前,邀请专家为指导教师传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摘要、关键词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课指导能力和教学水平。四是加强对实践课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进一步丰富监控的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做好学校层面的抽查和二级学院层面的全面检查工作,确保实践课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五是针对薄弱环节,加大投入,继续加强对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的规划与建设,为教师开展实践课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六是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大力支持二级学院和教职工开展实践课教学改革的探索活动,鼓励实践课在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6.积极探索校地、校企合作规律,深化和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一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教育实践,积极有计划地组织科研团队、教学团队与企事业开展以项目或专业为载体的产学研合作;二是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及时将学校产学研合作实践总结上升为理论,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和进行经验推广,巩固和深化产学研合作;三是学校组织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主动与现有的合作单位探讨进一步深化合作项目的可能性,共同确定深化合作项目的内容、形式与所要达到的目标。四是增强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能力及水平,夯实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近期整合校内各方面资源,充分挖掘学校服务地方的潜力。长期着眼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凝聚学科方向,培养学科团队,将现有的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打造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多出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成立钦州学院科技服务中心,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服务广西沿海企业(行业);将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目标,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将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教学工作有机融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五是主动深入服务区域与各级政府、各企事业单位开展交流活动,宣传学校为地方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服务项目和优势,争取政府、企事业单位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六是与主动与企事业单位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扩大合作研究领域。七是扬长避短,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行业)的交流合作,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项目。八是在校内大力推广已经取得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成果,努力指导、扶持后进专业开拓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的道路

二、师资队伍结构与水平尚未满足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升本以来,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建设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还必须花大力气继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部分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比例偏高,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6%;二是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高职称教师仅占教师总数的30.5%,勉强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食品科学与工程、轮机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新办理工类专业高职称教师较少(表7),某些专业缺乏学科带头人;轮机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等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表7)。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原为单一的师范类专科学校,师资队伍基础薄弱;升本以来,学校重在解决办学规模扩大后教师的数量不足问题,人才培养和引进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校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教师待遇偏低,对高水平教师和紧缺专业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人才引进难度较大。

表7 教师数量不足及结构不合理的专业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课教师数

高级职称教师数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课教师数

高级职称教师数

1

油气储运工程

7

4

4

自动化

7

2

2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7

2

5

水产养殖学

7

4

3

食品科学与工程

11

1


轮机工程

9

1

2.教师整体水平还不够理想。一是部分年轻教师的职业技能有所欠缺。二是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还不高,尤其是实践教学整体能力偏弱。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虽有一定规模,但熟悉专业技能、胜任多门独立实验课程的专职实验教师数量明显不足,且具有实验系列高级职称的教师偏少;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实训、实践的能力不足。三是科研整体水平不高,国家级科研项目仅有3项,数量太少。2010年以来,教师年均科研经费只有4404.29元;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水平亟待提高,学术团队、学科梯队还没有很好形成。其主要原因,一是升本以来,由于学校地处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同时又处在专业调整幅度较大的新的发展阶段,条件有限,教师成长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相对匮乏,部分教师未能及时适应专业的调整转型。二是在新教师中,大多数年轻教师是刚从大学毕业的非师范类专业研究生,教学基本功底较差,缺乏教学环节的锻炼,实践教学能力相对较弱。三是学校正处在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过程中,学校对实验教师的扶持、激励机制仍不够完善,教师担任专职实验教师的动力不足;受传统认识影响,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偏重于教师的学术理论水平,教师重学术理论而轻实践能力的倾向,影响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及实践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二)努力方向及措施

1.继续加强和拓展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加快建立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个人成长和团队建设提供制度性的保证条件,有针对性地加大内培力度,如科研能力、实践教学能力、毕业论文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等,形成教师进入发展中心轮训制度。二是完善助教制度,切实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三是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和行业任职制度,实行教师脱产带薪到企业和行业任职,通过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在职参加培训、报考职业资格证书,并提供其他相应条件,使50%的专业教师在今后五年内,具有一定时间的专业(行业)任职经历,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成为双师型教师。四是依托学校的“钦州市人才小高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组织学科专业群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形成教学科研团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制。五是进一步落实学校“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施“教授培养”、“学历学位提升”、“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培养”、“教学名师”、“教学科研团队”、“青年教师培养”六大工程。六是加强对个别专业富余教师实现转型的培训,通过选送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访学深造,解决专业结构调整所需教师的重点培养问题,并形成制度和机制。七是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稳定现有人才;完善实验教师的激励机制,从岗位津贴、实验教学课酬、评优评先、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支持,以鼓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充实到实验教师队伍中去,争取早日建成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较高、能够胜任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是在充分利用钦州市政府人才引进政策的同时,学校加大人才引进的优惠条件,强化人才引进工作,重点引进学科专业发展急需的博士、教授、副教授,特别是引进学科带头人,解决部分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和学科带头人缺乏的问题。二是加大从企业和科研机构引进或柔性引进人才的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海洋类等新开设专业教师的引进,提高具有生产管理实践背景教师的比例,改善实践教师队伍结构。三是加大聘请校外专业技术人员为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授的力度,改善实践指导教师的整体结构,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四是加强与各重点大学的联系,拓宽宣传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学校引进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来我校从教。

三、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够顺畅

近年来,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文件,逐步规范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初步建立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一是教学质量管理机构不健全,评建办目前仅是学校的一个内设机构,所有人员均为兼职。二是二层部门和基层科室的质量监控活动还未形成制度,二层部门的质量管理与学校管理体系的要求还有差距。其原因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学校办学时间短,认识和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二层部门和基层科室的质量意识和相应的质量监控能力还有欠缺。

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障碍。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存在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够严格的现象。学校的工作安排未能完全适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规范要求,其他活动干扰教学的现象偶有发生;有的监测活动未能如期进行,课程评估、专业评估等重要监控活动未能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正常开展,影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未能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究其原因,一是质量管理意识尚未完全深入人心,一些部门和部分教职工对质量监控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二是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涉及的对象多、范围广、环节复杂、要求严格,在执行中容易出现协调不力、沟通不畅和利益冲突等问题。三是学校质量监控的相关配套措施欠缺,如质量管理考评结果与奖惩挂钩的制度尚未建立。

3.质量监控活动尚未覆盖全过程。近年来,学校质量监控的范围内容虽然逐渐扩大,但仍未覆盖全部,在学校拟定监控的一级项目中,目前所涉及的只有专业设置、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日常教学管理等8个方面,还未能够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究其原因,一是学校尚未设立质量管理的专门机构,目前质量监控暂由评建办兼管,人员不足。二是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时间较短,在操作层面上来不及全面铺开。

4.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不够高。主要原因有,一是学校没能够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发展的加速而对管理模式作出彻底的调整。二是升本后,学校为了加快发展,将主要的人力、财力、物力集中管理,统一调配,二级学院的权限不足,缺乏足够的活力。三是学校调动二级学院积极性的措施还不够有力。这些因素,也导致二级学院开展教学质量管理的主动性不高。

(二)努力方向及措施

学校重视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要形成质量管理长效机制,仍需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机构,加强建设。一是学校成立教学质量管理专门机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配足开展工作所必需的专职人员,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运行和持续改进工作的具体实施。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尤其要指导二层部门和基层科室根据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与学校管理体系相符的教学质量监控活动计划,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制定质量管理考评结果与奖惩挂钩等质量监控相关配套措施,调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增强意识,强化执行。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管理体系宣贯活动,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文化氛围,使全校师生员工增强质量意识,加深对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进一步明确学校、二层部门、教研室(中心、科室)三级机构和管理人员、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三个维度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职责和任务,强化对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力度,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细致化。三是加强合作与信息沟通,使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教职员工之间、师生之间了解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各个接口,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五是及时发布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继续发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的作用,严格执行对问题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的监督与核验制度,确保体系能够发挥自我监控、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作用。

3.全程管理,确保质量。严格执行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做好教学质量管理职责系统、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和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激励和改进系统筹五个方面的工作,使我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避免遗漏与失误,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深化改革,增强活力。学校将以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将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提高二级学院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二级学院加强教研室、实验室等基层教学单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科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制度。逐步建立起学校以目标管理为主,二级学院以过程管理为主,教研室以质量和绩效管理为主的运行机制,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还未健全

学校不断加强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日渐明显,但作为新建本科院校,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仍需不断加强。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全员育人的局面还未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制度和活动欠缺,全员育人的协调机制还未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还没有形成合力。学校还有学习动力不足或学习行为不良的学生,师生对学风建设感到还不理想。据2012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满意度调查(共454名专任教师上交调查问卷)统计,仍有18%的教职工对学校学风表示“不满意”;在学风建设效果随机抽样调查(共随机调查1446名学生)中,学生对学校学风满意的比例只有77.8%,对学校学习氛围评价满意的比例只有71.0%,对学校课堂纪律满意的比例只有74.9%。原因在于,学校对教职工的“育人”教育工作做得不够扎实,部分教职工对高校工作的功能、职责认识不足,未能意识到“育人”工作人人有责;少数教职工认为育人是学工处、二级学院、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责任,与自己关系不大,自己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未能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实到工作中。

2.全程育人的环节尚有欠缺。“全程育人”要求学校必须抓住每一时段和每一环节,有效开展育人活动,即育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学校部分教职工全程育人的意识不够强烈,有的重课内而轻课外、重校内而轻校外;有的仅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忽略对老生成长的引导;有的仅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忽略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导,缺乏对学生人生成长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引导。

3.校园文化基础设施不足,人文景观较少,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原因是,对校园文化整体功能认识不足,认为校园文化主要是为了活跃师生业余文化生活,没有很好地认识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学校凝聚人心、激发全体师生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力量。

(二)努力方向及措施

1.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学风建设机制。一是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育人”专题教育活动,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高校人才培养要“德育为先”,提高全体教职工对“育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结合自身工作育人的自觉性。二是完善全员育人的管理制度,细化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措施,充分发挥教师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使教职工在日常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能够较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形成全员育人的机制。三是制定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活动机制,规范校园文化活动。四是加大学生干部培训力度,提高班团干部参与学风建设的意识与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头与管理作用。

2.实施全程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一是积极探索教学与管理相辅相成的切入点与着力点,进一步增强教育与管理、服务的融合互动,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等机会对学生进行全程教育,建立和完善覆盖学生学习与生活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二是积极创新学风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加大学风引导的力度,通过专业教育和专业实践认知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熟悉专业,掌握专业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学习兴趣。三是加大开展学科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的力度,定期展示学生创业、创新、发明、创作成果,表彰和奖励学业优秀的学生,把学生有限的课外时间充分利用好,把学生引入积极健康的活动空间,激发广大学生努力学习、追求上进的积极性,实现“活动育人”。四是创造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和环境,积极推进学分制的实施,丰富选修课和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培养,让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所选、学有所成,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五是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既要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又要重视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指导,还要加强对学生人生成长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引导。

3.重视养成教育,加强行为引导,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一是以教风建设带动学风建设,抓好教职工立德树人与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让教职工以自己的良好言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二是继续认真实施《钦州学院学风建设规划方案》《钦州学院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工作方案》,细化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管理。三是进一步完善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活动、读书活动的政策措施,引导学生想学、勤学、爱学,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四是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受到浓厚学习氛围的影响,促使问题学生奋发向上,改正不良学习行为。五是制定实施涵盖各个时段全方位的学习行为规范,把养成教育具体化。六是加大执行奖惩制度的力度,表彰先进,以榜样激励学生学业创先争优;处理违纪违规学生,以教训警示教育广大学生。

4.彰显办学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加强以“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为特色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具有办学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实现“环境育人”。二是大力弘扬钦州学院的校训和大学精神,使其内化为广大教职工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动力及行动。三是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和品位,坚持弘扬主旋律,以思想政治、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文娱体育为校园文化的主线,加强对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育。

五、办学条件部分指标还未达标

升本以来,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有力地保障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但办学条件还是比较有限。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不足。目前生均仅9.75平方米,教学办公用房比较紧张。

2.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资料数量还达不到合格标准,学科专业之间图书拥有量不平衡,轮机工程、水产养殖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等专业图书资料数量偏少。

3.部分专业实验设备台套数量不足,专业之间生均设备值不均衡,实验室条件有限。

4.校园网络建设还不是很健全,服务功能还比较有限,未能完全满足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学分制系统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财务缴费系统与学分制系统之间、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和教学仪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之间还未能很好相联。学校各部门的管理系统还未完全能通过校园网络形成相互关联、相互贯通的工作状态,影响了学校管理的效率。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一是学校原有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投入经费不足。二是学校需要整体搬迁,校园建设受到城建规划的限制。三是学校办学规模扩大较快,新增专业较多,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升本前期经费投入图书资料不足;专业实验设备经费安排不够均衡,某些专业因场所条件限制,未能及时购置设备;校园网建设基础薄弱,同时受校园整体搬迁规划影响而不能大量投入。四是学校的一些信息系统引进的时间、厂家、使用的技术指标不同,系统接口之间存在兼容问题,整合难度大。五是学校对校园网建设的规划不够合理,各职能部门在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交流沟通有欠缺,学校未能及时整合、充分开发利用现有校园网络资源。部分网络设备超过使用年限却未能得到及时更新,同时缺少部分硬件设备,导致校园网服务能力有限。

(二)努力方向及措施

1.充分利用资源,解决教学行政用房暂时不足问题。学校优化现有教学行政用房的功能,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科学合理安排课程,提高现有教学行政用房的利用率。

2.重点投入,解决部分专业图书、设备不足问题。一是积极筹措资金,确保经费投入,扩大图书馆舍面积,增加阅览座位数量和图书资料数量。二是加强理工类专业实验设备的采购和实验室的建设,保证理工类专业每年新增设备值不低于上年度的15%,特别是通过专项扶持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薄弱专业实验室实施重点投入,解决部分专业实验仪器设备不足的问题。目前,学校已经开始有序实施针对部分专业实验设备台套数量不足的采购计划。三是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挖掘潜力,改善服务,提高利用率。

3.密切配合政府,做好学校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学校密切配合钦州市有关部门和承建单位,加快滨海校区的建设工作。二是积极配合政府,处理好因学校搬迁与所涉及的单位和个人的各种关系,做好搬迁前的各种工作。三是周密计划,做好学校搬迁前滨海校区教学行政用房分配、学生宿舍安排、实验实训设备排布等各种内部准备工作。

4.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力度。一是积极利用、拓展现有学分制系统的功能,使之为全面推进学分制和提高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二是加强校园网薄弱环节的建设,加大投入,更新使用年限超期的设备,增加必要的硬件设备,改造现有系统的接口,提高校园网的服务功能。目前投入272万元购置校园网设备的工作已经进入到了招标程序。三是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制定各管理系统之间的关联方案,整合、完善现有的信息系统。

结束语

学校将高度重视此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我们相信,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改善,教学管理将进一步规范,本科教学内涵建设将进一步丰富,教学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地方性、海洋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将进一步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将进一步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1]“EEPO — 有效教育”(effective education in participatory organizations)又叫第六种教学方式,由孟照彬教授创建,是一个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方法。

Baidu
sogou
Baidu
sogou